2011年9月29日,本人严云山与张宁老师受学院派遣参加了在中山大学举办的第十一期珠江学者讲坛活动。本次活动由广东省教育厅和中山大学在中山大学南校区怀士堂联合主办,由中山大学人事处和哲学系组织。省教育厅师资处、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美术学院以及js333金沙线路检测的多所院校师生代表参加了本次讲坛活动。珠江学者陈少明教授作了有关“怀旧与怀古”的学术报告。中山大学校党委副书记李萍主持活动。
李萍副书记对出席讲坛的听众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强调此次讲座致力于做一场纯粹的学术报告,以创建做学问的环境,让不同身份的哲学爱好者在此共同分享学术报告。李萍副书记介绍了主讲人陈少明教授的学术任职和研究概况。“底蕴深厚,做人低调”是李萍副书记对陈少明教授的评价。
此次报告题目为“怀旧与怀古——一种现象学分析”。陈少明教授先就题目做了简要的解释,他表示,哲学也要研究生活经验,怀旧是一种日常心理经验,且现象学也是哲学研究的一种方式。该报告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成长、怀旧、怀古及价值。陈少明教授指出,人是有成长经验的物种,“自我”一词就是为反思交流这种经验发明的,而成长的内在经验,也是人格建构的意识过程。对于经验累积和人格形成,陈少明教授表示其与记忆能力有关。人格魅力是以内在经验的积累为条件,因此婴儿显然没有“人格魅力”这一说法。对于“自我”的理解,陈少明教授为学生做了说明,指出它并不是实体,而是一个过程。在一个个概念的陈述和误区的纠正中,学生对自我和人格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在第二个部分“怀旧”中,陈少明教授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依次是:1、描述怀旧的意识结构;2、怀旧与人格特征;3、怀旧成为文化现象。他向我们讲述了怀旧的对象与所需要的“道具”,还强调了怀旧中的“怀”是情怀,是一种伴随着惋惜、留恋或怅然的心情,且怀旧还会增加我们的教养,丰富我们内心生活的内容。为了更直观地说明怀旧对人格有影响,陈少明教授还引出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对于“乡愁”这一怀旧现象,他也做了较深刻的分析。陈少明教授表示,故乡是生命的根据地,是成长的内在经验衍射的场景,而城市大规模的改造,导致都市生活进一步无根化,城市人较易失去内心的怀旧对象。“纪念品的流行”这一话题也被有所提及。
接下来的发言中,“怀古”成了主旋律。陈少明教授指出,怀古需在怀旧的基础上理解,但怀旧与怀古是有区别的,有意记忆能把怀旧过渡到怀古。同时,历史意识与怀古也有一定联系。
对于第四部分“价值”,陈少明教授引入“集体意向性”这一专有名词,还提出了命运感和使命感。
讲座的最后,陈少明教授为此次报告总结了两句意义深刻的话:怀旧与怀古,是一种精神上具体有本体论意义的归家倾向;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时刻,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陈少明教授还和听众进行了互动问答,面对面解答同学们的问题。
通过此次珠江学者讲坛,学生开拓了学术视野,并进行了思想上的交流沟通,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探究环境也有所形成。哲学以其永恒的魅力,现在和将来都会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思想精英去探索。
思政部教师 严云山 张宁
2011年9月30日